“一带一路” | 国关微笑背后的6个故事
一次完整的志愿服务,当然包括“被铭记”。
也许我们的记忆力会衰退,但灵魂会记住一切。
5月14日,初夏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开幕。而此时此刻的骄阳下,国际关系学院南门外,54名同学正在集合,由他们组成的送机组将接替迎接组,前往首都国际机场,完成第二阶段的机场抵离志愿服务工作。
(T3正常通道接机组交班中)
(高温下,送机组志愿者的工作驻地设置于航站楼入口处,正对来往的车流)
(高温下,送机组志愿者的工作驻地设置于航站楼入口处,正对来往的车流)
故事一:当一个靠谱的指路亭
“我们的驻地在二号航站楼国际出发6号门,需要负责的陪送距离不过二十米。在机场的三天,小组成员累计上岗12人次,在岗时长共计66小时,但我们只接到了三位外宾。我们志愿服务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帮助路过的游客、群众解决问题,琐碎而平常。听说有别的组帮外宾解决了棘手的事,我们也期待能有这样的机会,可我们连外宾都见到得很少。
我们心里也暗暗有过不平,但既然已经一身立领正装坐在服务台,身后是高峰论坛的标识、胸前是国关志愿者的标牌,就是指路,我们也要做到最好。我们从机场问询处要来了平面图,记下了机场大屏所有的航班信息,熟悉了常用设施的位置,还帮群众借过一次轮椅。毕竟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光鲜亮丽,当一个靠谱的指路亭也好,尽力而为、默默发光发热也不错啊!”
——T2正常通道送机7组 高歌
(T2正常通道送离7组合影)
故事二:“女士,别哭,交给我”
“(5月15日)虽然今天晚班上岗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但正处返程高峰期,我们迎送的外宾多达10人。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媒体团一行8人因为先前入境时给摄影设备交付了高额保证金,离境时需要退还,但因语言问题,与海关沟通不畅,加上时间紧迫、距离起飞不到3小时,领队女记者急得直跺脚,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
这时我组志愿者何昊和王靖涵主动上前询问状况并安抚外宾情绪,做起了土耳其媒体团和中国海关之间的翻译,而另一名志愿者申正前去确认航班信息,确保时间充裕。最终,让土耳其媒体团按退还程序顺利取得保证金,并前往柜台办理登机手续。
外宾愉快地与我们合影,并为整个机场接送机的志愿者和细致体贴的服务点赞:‘谢谢你们,这次高峰论坛的志愿者真的非常优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中国人民的热情,非常感谢你们’!”
——T3正常通道送机3组
(T3正常通道送离3组 何昊、王靖涵与外宾合影)
故事三:我很累,也很满足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服务期间,我负责T3航站楼VIP组送离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国际要客的“三关(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文件签署、特别要客的免检手续办理、与中方联络官对接等工作。由于VIP组工作量较大,突发情况较多,所以在岗时间不固定,曾多次在半夜接到带队老师的指令前往航站楼工作。
VIP组的工作极其繁忙,在5月15日晚,仅仅两个小时内就要送机30余架次,送机人数60余人。而在5月16日的工作中,仅一个日本代表团的人数就达到了31人。除此之外,我还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比如在送离黎巴嫩文化部部长的班机时,由于航司工作人员的失误,登机牌信息出现了错误,导致要客无法登机,我便立即与首都机场要客部负责人员联系,确保客人准时登机,同时与航司联系补打登机牌,也在安排工作的间隙安抚客人和联络官的情绪,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T3 VIP送离组李想与黎巴嫩文化部长合影)
其实在VIP工作组真的很累,但却很满足,就是那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一点都不假。我觉得,我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整个高峰论坛做出一点贡献就足够了。”
——T3 VIP送离组 李想
故事四:我们虽从未出现,但我们并肩战斗
除了在机场航站楼的外部岗位,还有驻守在“志愿者之家”,埋头于信息整理与统计的办公室组。
“我们是办公室的志愿者,不像在机场的小伙伴们可以和来来往往的外宾交流,我们的‘战场’只有一间不大的会议室,桌上的电脑和文件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们主要负责将外宾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确保送机的顺利进行。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我们细致认真地对待每一条外宾信息,每一条送机数据,很可能因为一个偏差而功亏一篑。一次次的突击作业,一次次的反复校对,让我们拿下一个又一个象征着胜利的山头。
晚上回到房间打开电视,屏幕中播放着高峰论坛的新闻专访,对于一个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的面孔我并不觉得陌生,甚至很亲切,因为他们的名字不久前刚刚通过我的指尖敲入电脑的文档里。
我们虽然从未出现在航站楼内,但我们和机场的志愿者们并肩战斗着。”
——办公室组 黄睿超
(办公室组龚镘霖在加班中)
“9点上岗,一直工作到24点甚至凌晨。最喜欢的就是吃饭的时候,因为只有那会儿才可以走出小会议室,稍微放松一下。最后一天时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撤场,但又突然来了紧急任务需要更新礼遇名单和信息汇总表,志愿者们毫无二话,纷纷决定回到房间后继续加班,没有一个人拖延懒散。”
——办公室组 韩宁宁
(办公室组志愿者正在低头忙碌)
故事五:志愿者们的背后,有我们!
“每天早晨7点起来统计数据,夜里1点等到数据反馈过来整理了才可以休息,而且默默无闻,也没有机会和大家并(zhu)肩(zai)战(Hilton)斗,深深的幕后岗位啊!”
——通讯统计组 戴润韬
(戴润韬每日统计的各组情况,详细且清晰)
在整个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动员、管理、激励、保障与宣传工作过程中,有一支由老师们组成的工作小组,为高质量完成本次志愿服务任务充当最坚实的后盾。
“与志愿者们直接接触最多的那个人是我,但这仅仅是所有工作中小小的一部分。
从最初接下这项任务时的深思熟虑、各方协调,到面对将近300名报名同学时制定的招募计划、再到中期培训、动员、演练时的各类大小事项处理,以及在我和志愿者们面对各项难题时,随时随地提供最正确、最及时的解决方式……工作组跟我接触最多的吴启春老师和余甚蓝老师真的是我在这次工作中最敬佩的个人,他们对这项工作给了那么多支持和帮助,走到志愿者们幕前的,大多数时间却只有我一个。
在外宾眼中,我们学校的志愿者是这次峰会的幕后英雄;
那在我眼中,两位老师以及工作组的其他所有人就是咱志愿者的幕后英雄。”
——领队 蒋宇驰
(三个月的时间,工作小组专项工作的文件夹从0kb变到了5个G)
故事六:国关人,终将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
我校2012级国际政治系校友吕明昭作为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也参与了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事接待工作,很幸运,我们与师哥在机场有了一次“重逢”。
“在高峰论坛开始之前,得知母校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者承担的是首都机场的志愿服务工作,心中总有一点小私心,希望自己接送机的时候可以遇见咱们国关的‘中国第一张名片’。
我接待的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一行于2017年5月13日抵达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要客部,在那里我碰到了正在忙碌送文件的国际经济系2014级的师妹张钧轶。她和我说,自己是被抽调到要客部来工作,要帮上级送一份紧急的文件,然后就看她走进了机场的护照检验大厅,熟练地与海关警察交接着工作。我也没有再去打扰,毕竟我们国关人,无论是毕业的还是没有毕业的,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一带一路’做着自己的贡献。后来,等我的主宾到达之后,我到T3航站楼的B出口等托运的行李,刚好看到咱们国关志愿者所在的咨询台。这批志愿者里我就没有认识的人了,而我刚好可以远远地观察他们的工作:熟练的外语交流,专业的手势指引,手中的“Welcome”接机牌哪怕在行进过程中也是平稳的一条直线,恐怕我们的志愿者换上旗袍、中山装就是专业的礼宾人员了吧。虽然这次的岗位不同于以往在会场,但不变的是我们国关志愿者的专业、热情和奉献。
从2014年的APEC、2015年的阅兵,到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自己实现了从volunteer到staff的转变。可以说,是在国关读书期间,学校给我的那么多次参与外事活动志愿服务的机会,启蒙了我的外交生涯。这次作为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参与‘一带一路’,虽和国关志愿者的身份不同,但我们都在为这个国家2017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奉献着。国关人,终将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
这一次国关同学们在首都国际机场与吕明昭师哥相遇时,师哥已是不一样的身份;但我们却始终拥有着一样的情怀:身份的转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工作内容,而留下来不变的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国关人薪火相传的志愿精神!
(本次志愿服务所有志愿者合影)
也许我们的记忆力会衰退,但灵魂会记住——
“小国关,承载你的大梦想!”
文字撰稿:孙怡然、蔡阳、张朝宇、蒋宇驰
故事提供:何昊、黄睿超、李想、高歌、韩宁宁、吕明昭、戴润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