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 国关志愿者的故事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志愿服务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五天了,国际关系学院机场抵离组迎接小组的志愿者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在这些天里,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心声。
“第一班岗”
图中显示的是设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口的欢迎台,也是参会代表来到中国的“第一道门”。上图中的两位同学是在服务的第一天值第一班岗的君卓和张常悦,她们正在熟悉五趟不同的行车路线,以便帮助代表们更快地找到正确的班车。
第一天到达的嘉宾不多,甚至可能一上午的等待只为了那一趟航班的一个人。而嘉宾的行程不确定,很难保证这几个小时的等待就一定有结果。“等外宾的感觉有时候像在机场等一艘船。等到了就中奖了!我特别期待自己中奖的那一刻。”早班接机的同学戏称。
同时,由于第一天上岗,大家都觉得非常兴奋:“好不容易接到了嘉宾,就会自己偷偷紧张,不知道话说得合不合适,按电梯的时机合不合适,站左边还是右边啊,笑得自然吗,领得是不是太快了……”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服务队
迎接组第一小组
“信任与合作”
志愿服务的第二天,我们小组接待了三批来宾,充实的志愿工作弥补了昨日的清闲。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对四位印度尼西亚来宾的接待工作。
由于我们手中持有的名单上没有他们的航班信息,所以这一志愿服务工作来的略显突然,但老师与志愿者们很快进入状态,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我们耐心地与宾客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办理了国内的SIM卡并充值。又因为他们的酒店不属于机场交通组管辖范围,志愿者们负责地帮他们打车,认真地记下车牌号,详细告知司机相关事宜,并主动电话联系组委会为其分配的联络员,认真完成交接工作。
整个志愿服务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与宾客的沟通交流也很愉快。面对突发状况,志愿者们没有手足无措,宾客们也耐心地等待。任务圆满完成,依靠的是双方的互相信任与合作,这也是本次高峰论坛的题中之义。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服务队
迎接组第五小组
“凌晨四点的北京”
五月十二日晚间,正处于待岗休息时间的我突然收到VIP接待组的求助,希望我和另一名志愿者于九点左右前往志愿者之家,帮助信息组和VIP组完成贵宾接机牌和礼遇名单的制作及核对。
晚间加班时段的志愿者之家,气氛有些紧张,大家都在忙碌着。坦白地说,这项工作是相当枯燥的。在这个加班之夜里,办公室的空气显得格外闷热、电脑屏幕的荧光也格外晃眼、打印机的声音也变得恼人起来,这些都在刺激着大家本已有些麻木的神经。信息的核对、更新,让一双双充满血丝的双眼不堪重负,然而没有人在此刻选择休息,都坚持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突如其来的信息更新最初会让大家有些乱了阵脚,见得多了也就轻车熟路,立刻条件反射式地再打印好更新后的名单。
信息繁杂的会议室内材料众多,有时候明明已经准备好的材料由于被其他组不小心带走,又要重新再打印。由于信息组是整个志愿服务的中枢,一点也马虎不得。当一遍又一遍地核对、更新、修改、确认之后,加班终于结束,抬头一看,时钟已近四点。前来帮忙的我和其他志愿者拖着疲惫的身躯即将离开,又听到信息组需要有人留守的消息,没有人有怨言,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待命,泡一包方便面来填补自己空虚的胃,随时准备开工。
在我回房间的路上,凌晨接机的志愿者已经准备出发。
——志愿者蔡斯雨
繁忙的VIP小分队
T2国际VIP迎接组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上岗时间到VIP楼接机,承担礼仪工作,大多时候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只是为了让各国高官在抵达的短暂时间内对北京及“一带一路”留下美好印象;二是每晚根据次日的航班信息填写、核对、整理公函,以便提前办理好入境手续,使参会高官们迅速顺利地通行。但由于航班信息涉密、更新速度快、手续繁杂等原因,这一项内容常常会占据整晚的时间,如果连上夜班,很可能一夜无眠。
VIP组的工作比想象中繁重、劳累得多。多么想穿一双舒服的运动鞋,多么想早睡不早起,但好在有队友和老师一起。当参会高官对我们微笑挥手致意,和休息时在酒店健身房看着落地窗外的风景一样,是很有成就感的时刻。
——迎接组T2航站楼VIP小组
志愿者雷丝雨
“尽在不言中”
故事还有许多,还是留待志愿者们凯旋之后,他们自己讲给大家听好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照片回顾一下这几天志愿者们的岗位经历吧~
蔡奇市长视察
耐心解答疑问
尽显法语优势
宾至如归
愉快地交接班
领导了解工作情况
迎接组T3第二小组合影
迎接组T3第三小组合影
昨天下午,迎接组和送离组的国关志愿者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交接,就让我们期待送离组的好消息吧!
来源:志愿国关公众号